“在我的办公室里,曾经有两麻袋贫困大学生的信”
历史镜头 今年春节前夕,主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终于下决心将办公室里两麻袋贫困大学生的信彻底清理出去。
记者手记 对相当重感情的张保庆来讲,这些沉甸甸的信多多少少还是让他有点留恋,因为这是一段艰难历史的见证:自1998年酝酿创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直到现在,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一二十封贫困大学生直接寄给他本人的来信。有时间的时候,他会选择晚上坐在灯下阅读、批复。信中那些悲伤的故事和无奈的求助,常常让他落泪、叹惜,甚至愤怒,以至于夜不能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处理这些信也意味着某个阶段的结束:经过6年不间断地努力、坚持;再努力,再坚持,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实现重大突破。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些贫困大学生的支持,他们曾经在信中反映的种种意见和建议都在经过改进和完善后的新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此,张保庆感到一些慰藉,在新世纪里,应当尽量避免人治的方式,而代之以制度的创立和创新。
1999年正式推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曲折折、起起伏伏,贫困生出身的张保庆为此甚至在公开场合流了几次泪,但如今,张保庆说话的语调、表情比往常似乎舒展了许多。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实现重大突破,我们终于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好的、规范的、可操作的政策、机制,我们已经看清方向和曙光啦!”
“一定要带着感情来做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
历史镜头 2004年10月,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国教育电视台“和贫困大学生零距离诠释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演播现场。 当中国农业大学一位来自辽宁的女大学生讲述,高二那年因家境贫困,母亲为了让自己上学,不得不偷偷卖掉了惟一的戒指,父亲为了节省1元钱的车费,每天不得不跑几十里山路的情况时,在场200名贫困大学生代表发现,坐在主席台上的张保庆副部长眼圈也红了,他几次用手指把泪珠轻轻地拭去。
记者手记 情不自禁地和200名贫困大学生一同落泪,在张保庆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淌。
2002年教师节这天,中国青年报发了一篇题为《田老师》的文章,全文约6000多字,作者署名为:抱清。 可能没有人知道,这篇文章的实际作者就是张保庆。当时,他突 闻 老师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闭门含泪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文中记述其高中班主 任田 老师帮助他走出困境、完成学业的一段经历特别感人。 1961年,正在上高中的张保庆因为家境贫寒,时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严重的营养失调,使他患上了失眠症,后来情况越来越糟,彻夜不眠,血压升高,记忆力衰退,身体一下子垮了。亲友见此,纷纷劝他退学。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班主 任田 老师坚决阻止了张保庆退学的决定,并提出自己每月资助张保庆8元钱,而 田 老师本人每月工资也只有56元,妻子有病,且无固定工作,还要养活老母和两个幼子。尽管张保庆坚决谢绝了 田 老师的资助,但此后, 田 老师每周三晚上总让他的小儿子给张保庆送来一个饭包,里面装有两个馒头和一碗交替用肉或鸡做成的荤菜。 读了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张保庆常说的一些话: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帮他一把,很可能就会改变这个人一生的命运。现在的贫困大学生,该由谁来帮?当然应该是党和政府。党和政府帮助了这些贫困的大学生,他们一生都不会忘记,是会努力报答的。 这种经历,这种认识,使得张保庆总是带着一种感情、一种情结、一种责任、一种党和政府化身的形象来力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我就不相信,我们培养的、接受教育层次最高的大学生反倒是一个最不讲信用的群体”
历史镜头 2002年9月的一天,教育部老办公楼405会议室。 张保庆副部长把记者和本报另外一个年轻编委召去谈话。他没有坐下,一直站着严肃地对我们说:“你们做新闻工作的,头脑一定要清醒,当前主要的矛盾不是贫困大学生到期不还贷,而是根本拿不到助学贷款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记者手记 惹得领导“发火”的原因是本报记者发了重庆、湖南几所大学的大学生到期不还款,缺乏诚信的报道。 没有想到,一些积极性本来就不高的银行业务部门,拿着我们的报道,以大学生诚信度不高、贷款风险太大为理由,试图关上“助学贷款”的大门。 “我去做过调查了,有些人夸大其词!”张保庆生气地说,“这几年的主要矛盾不是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而是贷款速度缓慢,贷款没有贷出去的问题,这是我的判断!” 张保庆所持的依据是,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特别困难的大概在5%~10%,照这个比例计算,需要贷款的贫困生有240万人,需要贷出的资金应该在200多亿元,可是事实上,截至这年秋季开学前为止,全国总共才贷出去20亿元。而河北某大学一年才只有50个学生贷到了款。 “我不排除确有少数人可能到时会赖账,要重视这个问题。但我就不相信,我们培养的、接受教育层次最高的大学生反倒是一个最不讲信用的群体,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在和大学生们面对面的时候,张保庆总是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听到说大学生不讲诚信的话,我总是很难受。一个人要自尊、自爱、自重。该贷款的你们理直气壮地贷,贷不到,可以找学校谈,有条件了,坚决按照合同办,不要采取错误的办法。” 接受了一次批评,却让我们学到了一种正确把握政策全局、把握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
“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非做到底不可,绝不能半途而废”
历史镜头 2003年冬,人民大会堂大厅。 我把手头一份还没来得及打印的“黑头内参”交给张保庆。 接过材料,张保庆虎着脸,一副随时可能大发雷霆的样子。 “我知道,最近各个学校的助学贷款都遇到麻烦了,学生根本就见不到钱,北京都这样,外地的地方院校就更困难了。我要找国务院去,今天下午就去,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非做到底不可,绝不能半途而废!”
记者手记 2003年秋季开学以后,助学贷款遭遇“寒冬”。
按照头两年的惯例,每年秋季新生报到的日子,助学贷款随着也进入了高峰期,通常在10月底11月初,学生们就可以领到助学贷款。可本报记者发现,这一年,时至年末,多数学校的助学贷款还不见踪影。 还有很多高校反映,从2002年开始,贷款发放速度明显放慢。某高校反映,02级新生在2002年9月申请的贷款,直到2003年3月才正式发下来。而同时申请贷款的另一所学校,直到2003年暑假才拿到贷款。
另外一个信息也让高校感到紧张。开学以后,某银行北京分行的一家支行,曾召集在该行办理助学贷款业务的七八家高校开了一个座谈会,解释今年的新政策:对于借款人违约比例达到20%、违约毕业生人数达到20人的高校,暂停办理助学贷款。 如果按照这个政策,北京多数高校那年将没有资格申请贷款,就连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也不得不暂停助学贷款业务。 让部分高校感到窝囊的是,所谓的超过20%的违约率中,不少学生是属于逾期还款,欠银行的钱并不多。一位学校负责检查违约情况的负责人说,学生违约比例确实超过了20%,但多数学生只是晚了几天还款,而欠款的金额多则几元,少则几分钱。 一方面是贫困大学生嗷嗷待哺,一方面是国家助学贷款迟迟下不来,继续拖下去,肯定会影响校园的稳定了。
如此情况,张保庆当然心急如焚,他紧急向中央领导报告,找有关部门磋商。 “如果一个政策搞了好几年,结果搞不下去,或者说不理想,那就迫使我们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这以后的日子,成了教育部和财政部、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亲密合作的日子,他们一同开了很多会,一同做了很多调研,对原来的助学贷款政策做了很大的调整。
2004年6月8日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了四家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一个经过改进、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新机制,呈现在千万学子面前,并积极进入运转。 张保庆常常念叨:我们老说政治思想工作要如何如何,如果连学生上学的困难都解决不了,政治思想工作还有什么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学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情! “有时候,我也感到苦闷和忧虑,比起过去的日子,现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实力强多了,可是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却比过去突出了、难解决了,这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吗?!” (记者 谢湘)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脉络
据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介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1999年正式提出来的,这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一个产物,也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措施。 提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原来的一些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覆盖面太小了。因为原来的政策是建立在高等教育规模比较小的基础上的,但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另外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方面是要资助困难学生,但资助困难学生的办法不能是政府包下来的,这是一个基本出发点。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在英国出访时发现,国外有一种专门针对高等学校学生的助学贷款。李岚清同志就派人去调查,回来之后,就和财政部商量,提出要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这样一个制度。 根据中国的情况,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既不是一般的商业贷款,也不是完整意义的政策贷款。一方面,国家要贴息一半,另一方面,有规定的还款时间,学生还要支付利息的一半,毕业以后要还款。国家助学贷款的操作交给了商业银行。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8个城市做试点,一年以后,也就是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广。到2002年,共发放助学贷款20多亿元。 然而,最初的制度设计有些不合理,导致贷款速度越来越慢,几近停止。 比如还贷问题。原来制度设计是学生在校4年贷款,毕业后4年还清。这样就产生了问题: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因此马上还款不现实,但不还款就造成了违约。 还有就是银行积极性不高。因为风险补偿的问题没有很好落实,有些经办的商业银行不太积极,所以贷款额度远远满足不了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旧的制度在操作上也有些问题。比方说,原来是信用贷款、无担保贷款,学生所在的学校只提供一个名单,所有的审批程序到发放贷款,全部由经办银行来承担,这样就产生两个问题,首先是经办银行的工作量很大,其次是运行成本很高,这样也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
此外,部分高校的领导、地方的领导,对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所以有些地方也没有下大力气去落实这一工作。 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情况,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和财政部、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会商,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改革,2004年上半年提出了对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和操作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政策调整的针对性很强,针对前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调整了利息的补贴办法、还款年限,改变了操作机制,建立了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了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各省、各校的助学贷款工作都有专人管理,建立信息网络系统,等等。(记者 谢湘整理)
心理专家指出,贫困大学生――― 正视助学贷款有利于心理减压
本报北京 2月24日 电 “国家助学贷款能够帮助大学生度过因为贫困而导致的学习、生活上的难关,并且可以缓解他们的自卑和孤独的情绪。贫困大学生应该坦然接受,因为你总有机会回报社会。”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 任蔺桂瑞 教授说。 “由于担心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一些贫困学生整天为之发愁。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而国家助学贷款至少可以缓解这些方面的压力。” 但这位和贫困大学生多有接触的教授发现,一些贫困学生,有了国家助学贷款后,又产生了新的压力,认为自己必须比别人学得更好才有出路,否则就有负于国家和社会。也有些学生明明很贫困,却不愿意贷款,他们害怕同学因此而看不起自己,担心买件衣服也会引起同学的误解并产生负疚感,因而宁愿自己承受沉重的学费压力。
蔺 教授分析,上述现象的出现在于贫困大学生们未能正确地对待助学贷款和贫困。“贫困不属于我们自己。”这是 蔺 教授的观点,她主张要将贫困与自我分离开来。“学习、生活条件不如别人,这不是个人能够选择和决定的。” 蔺 教授说,“出生在城里的同学,如果生在偏远的西部农村,同样会贫困。一些家境很好的同学,因为突遭变故也会贫困,难道这就意味着这些同学昨天高人一等,今天就低人一等吗?” “另一方面,贫困还会提供一定的资源,如贫困大学生可能更自强自立,有更强的克服困难的能力,更有善心,更懂得珍惜。” 蔺 教授认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优势,可以通过努力弥补缺陷而发展得很好。而国家助学贷款正好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还会促进贫困大学生产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并非耻辱和低人一等。
“贷款后有一定的压力是好事,但压力过重就不正常了。” 蔺 教授说,“对于学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将来的工作,适合自己就行,因此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上都要有适当的规划,而不能太急,树立过高的目标。”